zb官方网站zb官方网站

zb官方网站

行业新闻zb官方网站

zb官方网站

作者:宝龙科技日期:2017-09-25阅读
   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简称“环科院”)等获得消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以下简称“联合中心”)已于本月19日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章程》,并为郝吉明、柴发合、贺克斌、张远航、李海生等30余位大气环境领域专家颁发了聘书。9月14日,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攻关项目启动大会上提出,要以攻关项目实施为契机,加快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可持续的大气环境科学研究平台。联合中心正是这样一个能发挥技术核心和枢纽作用的平台,能够联合环保系统和相关部委直属单位、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管理和技术研发深度融合的紧密型科研组织模式,保障攻关工作高效实施。未来,专家们将用两年半的时间,紧密围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成因与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集中攻关,为解决当前紧迫的大气污染问题提供科技支撑。

   19日的会议上,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环境保护部大气司刘炳江司长首先说明了攻关项目的内容是以问题为导向,面对国家大气环境管理的实际需求而设计,重点解决定量化精细化阐明重污染原因、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和提升大气环境管理的基础能力等三方面问题。
 
  学术委员会主任、攻关联合中心第一副主任郝吉明院士指出,攻关项目和其他科研项目的主要区别在于,攻关项目的特点是“短、平、快”,以需求为导向,直接服务环境管理,应进一步细化大气司16项业务需求,科学家多投入时间认真分析,不能盲目行动。地方的需求非常迫切,治污需要科学指导,攻关联合中心要切实把行动落地到“2+26”城市跟踪研究工作上。郝院士强调,攻关工作要将四个方面的问题说清楚:包括源清单、源解析、传输通道和综合管控措施。同时要抓住三个重点:一是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但重中之重是北京,必须要强化北京的地位;二是重点时段,10月1日至第二年3月31日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时间段;三是重点领域,散乱污企业、散煤治理、源清单要重点研究。中心要起到科学支撑的作用,每个课题都守住自己的关口,当好桥梁。
 
  攻关联合中心李海生主任传达了李干杰部长对攻关联合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要求。“1+X”的联合攻关模式是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科研和管理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攻关联合中心的主体单位,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服务保障和监督的作用。现在攻关工作已经启动,攻关联合中心已经正式成立,希望大家各自坚守岗位,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并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明确分工,严格考核;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对研究进展、参会情况进行网上公开;三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确保研究成果及时、有效落地应用;四是加快推进攻关工作实施。
 
  会议还讨论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观测方案及“2+26”城市跟踪研究工作。强调进一步加强项目内部有机统筹,明确要求10月10日前开始观测,“2+26”城市跟踪研究工作组10月10日前要进驻各城市,为马上到来的重污染防治工作做好各项准备。要求各成员单位集中优势兵力、采用先进的科学观测手段,定量解析污染排放、气象过程与化学转化对重污染过程的影响。所有参与攻关人员要统一下沉到城市基层一线,每个城市成立一个跟踪研究工作组,工作组由国家队和地方科研人员共同组成,常驻当地,与当地各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紧密联系,帮助地方解决实际难题。

另外在19日当天,环科院还发布了关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运行管理部工作人员招聘公告,公告显示,联合中心正招聘项目管理人员4名,综合协调人员4名,经费管理人员2名,应聘者要在2017年9月22日前,将个人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发送招聘邮箱baoxf@craes.org.cn里。

为什么要建立攻关联合中心? 

环境保护部等十部门和六省市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总体方案,同时制定出台了强化督查、巡查、专项督察、量化问责、信息公开和宣传等6个配套方案,对攻坚行动作出系统部署。北京市出台“史上最严停工令”,整个采暖季期间,北京市6城区及10个新城区各类土石方作业等工程将停工……,天津也出台了停工令,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全市建成区内停止各类建设工程土石方作业、房屋拆迁(拆除)施工、水泥搅拌及浇筑等作业,停止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土石方作业。 

  但是,如何以有限的人力开展更有效的工作?现阶段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成效如何?每次重污染天气能否定量化说清原因?所有环保措施都落实后如果还有雾霾,该怎么办?环境质量改善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需要有科学的解答,政府的决策也需要科学的支撑,公众的关心需要科学的解读。 

  2013年环境保护部启动了对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的污染源解析工作。“北京市目前公布的大气污染成因,是依据2012年、2013年的数据做出的分析结果,这已经是过去时,以后可能产生变化。”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敏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污染源解析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用长期、动态的方式,监控大气污染成因。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近日指出,当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采暖季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重污染天数居高不下。必须强化科技支撑,找准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研究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气重污染问题。李干杰说,必须通过集中攻关,定量化、精细化弄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形成整体系统的科学认知,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共识和合力。此外,要加快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可持续的大气环境科学研究平台。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近日指出,当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采暖季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重污染天数居高不下。必须强化科技支撑,找准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研究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气重污染问题。李干杰说,必须通过集中攻关,定量化、精细化弄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形成整体系统的科学认知,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共识和合力。此外,要加快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可持续的大气环境科学研究平台。 

具体而言,首先,发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的技术核心和枢纽作用。联合环保系统和相关部委直属单位共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形成管理和技术研发深度融合的紧密型科研组织模式。

其次,是建立“包产到户”跟踪研究机制。成立28个跟踪研究专家团队,对“2+26”城市进行驻点指导,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

第三,是强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坚持“统一领导、统一决策、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统一考核”的组织实施原则,建立统一的仪器设备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突破仪器设备共享难题,解决科研数据共享和管理难的问题。 

四是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解读。及时全过程通报攻关项目进展,加强科学家、政府、媒体与公众的对话交流,针对热点问题及时做出科学权威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凝聚社会共识。

(本文综合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