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zb官方网站
zb官方网站




另外在19日当天,环科院还发布了关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运行管理部工作人员招聘公告,公告显示,联合中心正招聘项目管理人员4名,综合协调人员4名,经费管理人员2名,应聘者要在2017年9月22日前,将个人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发送招聘邮箱baoxf@craes.org.cn里。
为什么要建立攻关联合中心?
环境保护部等十部门和六省市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总体方案,同时制定出台了强化督查、巡查、专项督察、量化问责、信息公开和宣传等6个配套方案,对攻坚行动作出系统部署。北京市出台“史上最严停工令”,整个采暖季期间,北京市6城区及10个新城区各类土石方作业等工程将停工……,天津也出台了停工令,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全市建成区内停止各类建设工程土石方作业、房屋拆迁(拆除)施工、水泥搅拌及浇筑等作业,停止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土石方作业。
但是,如何以有限的人力开展更有效的工作?现阶段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成效如何?每次重污染天气能否定量化说清原因?所有环保措施都落实后如果还有雾霾,该怎么办?环境质量改善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需要有科学的解答,政府的决策也需要科学的支撑,公众的关心需要科学的解读。
2013年环境保护部启动了对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的污染源解析工作。“北京市目前公布的大气污染成因,是依据2012年、2013年的数据做出的分析结果,这已经是过去时,以后可能产生变化。”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敏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污染源解析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用长期、动态的方式,监控大气污染成因。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近日指出,当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采暖季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重污染天数居高不下。必须强化科技支撑,找准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研究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气重污染问题。李干杰说,必须通过集中攻关,定量化、精细化弄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形成整体系统的科学认知,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共识和合力。此外,要加快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可持续的大气环境科学研究平台。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近日指出,当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采暖季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重污染天数居高不下。必须强化科技支撑,找准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研究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气重污染问题。李干杰说,必须通过集中攻关,定量化、精细化弄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形成整体系统的科学认知,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共识和合力。此外,要加快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可持续的大气环境科学研究平台。
具体而言,首先,发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的技术核心和枢纽作用。联合环保系统和相关部委直属单位共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形成管理和技术研发深度融合的紧密型科研组织模式。
其次,是建立“包产到户”跟踪研究机制。成立28个跟踪研究专家团队,对“2+26”城市进行驻点指导,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
第三,是强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坚持“统一领导、统一决策、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统一考核”的组织实施原则,建立统一的仪器设备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突破仪器设备共享难题,解决科研数据共享和管理难的问题。
四是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解读。及时全过程通报攻关项目进展,加强科学家、政府、媒体与公众的对话交流,针对热点问题及时做出科学权威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凝聚社会共识。
(本文综合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报等)